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卸任总经理,高管团队大调整
来源:热点雷达
根据搜索结果,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13日完成工商变更,创始人于东来卸任总经理职务,但仍担任董事长和经理职位,同时公司高管团队发生重大调整。核心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人事调整核心内容
于东来职务变动
不再兼任总经理,但保留董事长、经理职务及法定代表人身份。
仍为实际控制人,持股比例69.96%。
高管团队重组
退出人员:常玉庆、王利增、郭军涛、王德卫、何雨5名董事卸任。
新增/调整人员:
房亚军新任董事(同时为公司股东,持股5.3%);
冯延军任监事会主席;
王慧任财务负责人;
菅凯歌接任监事。
原监事于娟转任董事。
二、业绩表现与价值观冲突
销售额突破目标
截至11月8日,2025年销售额达200.35亿元(2024年全年169亿元),超市业态以109.1亿元占比最高。
单店业绩:许昌时代广场店销售额51.4亿元,居全国单店榜首。
"控速"目标失败
于东来曾于2025年3月提出将年销售控制在200亿元以内,避免员工因业绩增长加班而影响企业价值观。但实际销售提前突破目标,显示规模控制与市场需求的矛盾。

展开全文
三、调整动因与战略意图
管理架构优化
此次变动酝酿已久,旨在推进治理结构专业化,减少决策集中度。新任总经理蔡长柱(原副总经理)为元老级高管,负责日常运营,保障企业文化延续。
监事会重组强化内部监督,财务负责人调整体现精细化管控。
价值观践行强化
2025年11月17日公示《侵犯人格尊严补偿标准》,1-10月对33例员工侵权事件补偿35.9万元。
员工福利持续高位:2025年税后月均工资9886元,店长平均月薪7.8万元,年休假目标40天。
创始人角色转型
于东来计划逐步脱离日常运营,专注企业文化和战略方向。其保留董事长与经理职务,仍握重大决策权。
四、未来发展方向
拒绝规模扩张与上市
明确不追求规模增长或资本化,账上现金41亿元且零负债。企业定位转向"学校式企业",聚焦商业文化研究与实践经验分享。
平衡员工福祉与企业管理
针对此前"管理过度严格"争议(如罚款制度),于东来于11月7日回应正规划调整制度。
继续推行"高薪高福利"模式,2025年员工月均工资目标8000元以上,周工时控制在36小时内。
总结
此次高管变更并非控制权转移,而是胖东来在业绩高速增长下推进治理专业化、保障价值观落地的主动调整。于东来通过放权日常运营、强化监督机制,试图解决规模扩张与员工福祉的矛盾,同时为"学校式企业"转型铺路。未来挑战在于新管理团队能否平衡商业效率与人文关怀的独特模式。








评论